各設區市、縣(市)科技局、財政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2022年度省科技計劃專項資金(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堅持“四個面向”,重點支持人口健康、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重大科技示范,推動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生物醫藥產業鏈供應鏈,打造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著力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為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撐。現將項目組織申報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點
2022年度省科技計劃專項資金(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項目按生物醫藥、重大科技示范、臨床前沿技術和社會發展面上項目等四個類別組織申報。
1.生物醫藥
深入貫徹省政府《關于促進全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蘇政發〔2021〕59號),針對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2.重大科技示范
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發展問題,圍繞重點區域環境健康風險評估預警、水土氣污染治理、沿江沿海公共安全智能防控、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監測與預警、空地一體化智能消防、社區居家養老健康服務供給、體衛融合模式防治慢性病、中藥精準質量控制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綜合示范,讓科技創新惠及百姓生活。
3.臨床前沿技術
堅持臨床導向,瞄準國際前沿,圍繞重大疾病的臨床診治,開展前沿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在重點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的診療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標準,力爭進入國家及國際指南、規范,努力實現我省臨床診療技術的新突破。
4.社會發展面上項目
針對我省社會發展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組織開展聯合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并應用示范。主要支持對我省社會發展具有支撐和引領作用,關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術集成度高、行業或區域特點顯著、具有在全省進行示范推廣價值的項目。優先支持國家和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申報的項目。
二、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須是在我省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或其它科研機構,政府機關不得作為申報單位進行申報。項目*一負責人(196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須是申報單位在職人員,并確保在退休前能完成項目任務。
2.生物醫藥項目
2.1資助類項目
擇優支持2019年以來取得以下階段性成果的項目:
(1)完成不同階段臨床試驗,或由我省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我省生產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
(2)進入國家和我省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或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三類)且在我省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
支持經費額度分別為:
(1)對已完成Ⅰ期、Ⅱ期或Ⅲ期臨床試驗的創新藥,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200萬元;
(2)由我省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我省生產的創新藥,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1000萬元;
(3)對已完成Ⅱ期或Ⅲ期臨床試驗的改良型新藥,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100萬元;
(4)由我省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我省生產的改良型新藥,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350萬元;
(5)進入國家和我省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100萬元;
(6)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并**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三類)且在我省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700萬元。
上述*(2)、(4)、(6)條款中的項目,省資助經費比例均不超過地方財政投入的50%。
2.2競爭類項目
重點支持生物醫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100萬元,鼓勵承擔單位加大自籌經費投入力度,對承擔單位為企業的,省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50%。
3.重大科技示范項目
申報單位須為項目建設與運行的主體,鼓勵與科研機構、有關企業聯合申報。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300萬元;鼓勵承擔單位加大自籌經費投入力度,對承擔單位為企業的,省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30%,并提供自籌經費配套承諾函。
4.臨床前沿技術項目
重點支持重大疾病的前沿診療技術,其中“干細胞”和“精準醫療”指南條目,申報單位需符合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關于加強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與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科教函〔2017〕313號)、《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要求;醫療新技術研究需符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200萬元;鼓勵承擔單位加大自籌經費投入力度,對承擔單位為企業的,省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50%。
5.社會發展面上項目
每個項目省資助經費不超過50萬元,鼓勵承擔單位加大自籌經費投入力度,對承擔單位為企業的,省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50%。
三、組織方式
1.申報項目由各設區市、縣(市)科技局,國家、省高新區科技局審查并推薦;省屬單位的項目由省主管部門審查推薦;在寧部省屬本科高校的項目由本單位科技管理部門審查,單位推薦(蓋法人單位公章)。主管部門、在寧部省屬本科高校應根據通知要求對申報項目進行篩選,并在規定的額度內推薦。
2.生物醫藥項目
2.1資助類項目:藥品和醫療器械企業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每個企業申報不超過4項。
2.2競爭類項目:部省屬本科普通高校、部省屬科研院所推薦2項,其它項目咨詢單位推薦1項。
3.重大科技示范項目
2002、2010指南方向項目咨詢采取定向委托組織方式,其中:2002指南方向由宜興環科園組織,推薦3項;2010指南方向由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組織,推薦3項。其它指南方向,每個設區市每個指南方向可推薦1項;縣(市)、部省屬本科普通高校、部省屬科研院所可選擇兩個指南方向,每個指南方向推薦1項;省有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能每個相關指南方向可推薦1項。
4.臨床前沿技術項目
每個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含分院及依托醫院或科室建設的研究所)推薦4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增加1項;部省屬本科高校、部省屬科研院所推薦2項;其它項目咨詢單位推薦1項。非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牽頭申報,須聯合長三角區域內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并附單位間簽署的合作協議。
5.社會發展面上項目
新型臨床診療技術和公共衛生項目每個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含分院及依托醫院或科室建設的研究所)推薦5項,通過驗收的江蘇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增加1項;部省屬本科高校、部省屬科研院所推薦2項,其它項目咨詢單位推薦1項。其它領域面上項目部省屬本科高校、部省屬科研院所推薦5項,其它項目咨詢單位推薦1項。
四、申報要求
1.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蘇辦﹝2019﹞39號)、《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全省作風和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蘇科監發〔2019〕336號)和《關于進一步壓實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的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主體責任的通知》(蘇科監發﹝2020﹞319號)有關要求,項目負責人、項目咨詢單位和項目主管部門均須在項目咨詢時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嚴禁剽竊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偽造材料騙取申報資格等失信行為。因科研失信記錄和社會信用嚴重失信記錄正在接受處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報本年度計劃項目。在項目咨詢和立項過程中相關責任主體有弄虛作假、冒名頂替、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一經查實,將記入信用檔案,并按《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信用管理辦法》作出相應處理。
2.除省創新型領軍企業、研發型企業及其他規定的條件外,有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不含前沿基礎類、重大創新載體建設類)在研項目的企業一般不得申報本年度項目。同一企業限報一個項目,不得同時申報本計劃、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同一單位以及關聯單位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發項目同時申報不同省科技計劃。省重點研發計劃中,同一項目負責人限報一個項目,同時作為項目主要參與人*多可再參與申報一個項目,在研項目(不含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創新能力建設計劃項目、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前沿基礎類、重大創新載體建設類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項目,項目主要參與人的申報項目和在研項目總數不超過2個,同一項目負責人不得同時申報省重點研發計劃、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重復申報的將取消評審資格。申報生物醫藥資助類項目的企業,可申報4項,不受在研項目的限制。
3.本計劃申報受理前,有省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超過項目合同期2年以上應結未結項目的單位的,按照應結未結項目數核減2022年該單位面上項目咨詢數量。
4.項目名稱和研究內容應符合省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定位要求,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名稱為“研究內容+科技示范”。
5.項目經費預算及使用需符合專項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總經費預算合理真實,支出結構科學,使用范圍合規,申報單位承諾的自籌資金必須足額到位,不得以地方政府資助資金作為企業自籌資金來源。生物醫藥資助類項目申請材料應包括完整的技術報告,并提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項目審計報告。
6.嚴格落實審核推薦責任。項目咨詢單位和主管部門按照《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蘇科技規〔2018〕360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科技計劃項目咨詢審核工作的通知》(蘇科計函〔2017〕7號)等相關文件要求,嚴格履行項目審核推薦職責。項目咨詢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有法人主體責任,嚴禁虛報項目、虛假出資、虛構事實及包裝項目等弄虛作假行為。項目主管部門切實強化審核推薦責任,會同同級社會信用管理部門對項目咨詢單位社會信用情況進行審查,并對申報材料內容真實性進行嚴格把關,嚴禁審核走過場、流于形式。省科技廳將會同駐廳紀檢監察組對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推薦情況進行抽查。
7.切實強化廉政風險防控。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嚴格落實省科技廳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技管理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意見》(蘇科黨組〔2018〕16號),嚴格遵守“六項承諾”“八個嚴禁”規定,把黨風廉政建設和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切實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執行省科技廳《關于轉發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試行)的通知》(蘇科監發〔2021〕44號)要求,對因“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所獲得的項目,將撤銷立項資格,追回全部省資助經費,并對相關責任人或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8.項目研究要克服*論文、*職稱、*學歷、*獎項傾向,按照《關于改進科技評價破除“*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蘇科監發〔2020〕135號)要求,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研究涉及人體研究、實驗動物、人工智能的項目,應嚴格遵守科技倫理、實驗動物、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等有關規定的要求。
9.本計劃項目實施期為3年,對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分2次撥款。
五、其它事項
1.申報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按封面、項目信息表、項目咨詢書、附件順序裝訂成冊,一式兩份(紙質封面,平裝訂)。項目相關佐證材料統一由項目主管部門審查并填寫《項目附件審查表》,相關佐證材料需在網上填報上傳以供網絡評審。重大科技示范項目需提供紙質佐證材料,作為附件和申報書一起裝訂。申報材料需同時在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報送。項目咨詢材料經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報。本年度擬立項項目將在科技廳網站(網址:http://kjjh.jspc.org.cn/)進行公示,未立項項目不再另行通知。
2.各項目主管部門將申報項目匯總表(紙質一式兩份)隨同項目咨詢材料統一報送至省科技計劃項目受理服務中心,地址:南京市成賢街118號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
3.項目咨詢材料網上填報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10日17:30,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11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項目咨詢紙質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14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財政廳
2022年1月26日
附件:關于印發《2022年度省科技計劃專項資金(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項目指南》
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